建筑石膏水化放熱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石膏與水接觸釋放出溶解熱,水化溫度升高,但在一定時間內水化溫度增長緩慢。第二階段為加速期,水化溫度迅速升高。第三階段水化速率減慢,溫度達到峰值。水化溫度的加速階段對應于石膏初凝到終凝時期,溫度峰值出現在終凝時間之后。摻人緩凝劑后,在初凝后開始加速升溫,終凝時開始大量放熱,溫度迅速升高,溫度峰值出現在終凝后,表明在初凝之前的誘導期是結晶準備階段,晶核尚未長大與相互搭接,在初凝之后開始急劇結晶,終凝之后晶體大量搭接,形成結晶結構網。與空白樣比較,高蛋白使石膏初期水化溫度明顯降低,表明它對建筑石膏水化初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影響熟石膏水化過程的因素有哪些?影響熟石膏水化過程的有多種因素,通過對這些因素的合理利用和控制,可獲得所需要的建筑石膏性能:1.陳化效應經過陳化的熟石膏,內部發生了相變,比表面積也發生了變化,需水量較少,凝結速度加快,硬化后的強度高。2.熟石膏的顆粒度顆粒度(粒徑)大小對水化也有一定的影響。顆粒形狀、顆粒度和比表面積的大小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標準稠度用水量。顆粒度小,則熟石膏與水接觸的面積大,形成飽和溶液也就快。但顆粒度太小則會加大標準稠度用水量。另外,水化速度過快,生成的二水石膏晶體不均勻,會使硬化后的石膏制品強度降低。現行國家標準GB9776—2008對建筑石膏有專門的細度要求。3.溫度水化溫度直接影響水化速度及硬化后的石膏制品強度,石膏硬化體的抗壓強度與水化溫度的關系有一個臨界溫度點,在此點以下,水化速度和強度隨溫度升高而增加,超過這一臨界點,隨水化溫度變化而在水化速度和強度上出現降低。這一臨界點溫度一般在25~40℃之間變化。4.水膏比半水石膏需水量比半水石膏小。拌制石膏漿時,半水石膏漿體凝結速度稍慢于半水石膏。這是由于半水石膏比表面積大于半水石膏,需水量大,即水膏比大,水化速度快,硬化后制品內部的孔隙率較高,強度較低。5.外加劑當熟石膏水化時,加入某些外加劑可以改變一些脫水相的溶解度或溶解速度。根據對石膏水化作用的影響不同以及工業生產上的實際需要,常用的外加劑有促凝劑、緩凝劑、激發劑、純化劑等。